荟读电台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园佳作 > 荟读电台
作者:佟山 发布时间:2022-05-07 阅览量:541次

冬,真不好写。

接儿子放学时,我对他说你来出个题目,我们每人写一篇文章。他思考片刻后,说那我们就写写“冬”吧!

没想到这一下子把我难住了。把儿子送回家,我去了办公室,坐了许久始终不知道如何下笔。妻子打来电话说,儿子回家后,就钻进书房,趴在书桌上写了起来。而我却没有写出一个字。

场面有些尴尬,就像平时我们的交流,有时候我觉得他做错了事,本想对他教训一通,结果却引来他滔滔不绝的反驳。他讲的有些话似乎还很有道理,以至于让我哑口无言。看着才读小学五年级,还很幼稚的儿子,我突然会想,难道儿子已经开始进入叛逆期了!

我小时候也顶撞过父母,也有过叛逆期。但那时候我是从一个儿子的角度,觉得父母说话太唠叨,或者觉得他们对我的管教不对,才出言顶撞。我从来没有想过从为人父母的角度,如何来和叛逆期的儿子友好相处。

在我不断思考如何去写一篇关于“冬”的文章时,我读到了一位高三男生写的作文和他父亲写给他的信。那位男生写的作文原标题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后来他父亲将作文题目改为《为何而生》。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庄子的著作《逍遥游》,提到了田馥甄的歌曲《渺小》以及波兰诗人辛波丝卡的《在一颗小星星底下》,以此表明了他的向往和对“逍遥”的理解。

在写给儿子的信中,那位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逍遥是指无拘无束的人生境界,并不等同于消极,相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为了坚守正道,不忘初心。简单地说就是寻找生命的意义。

父亲给儿子的劝诫只有两个字:扎实。他说,扎实,才能学进去;学进去,自然而然就找到乐趣,也将逐渐达到热爱的境界。学习乐在其中,何尝不是一种“逍遥”的状态呢!

我在读这些文字时,感受的不仅仅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有那跃然纸上的浓浓父爱。其实,我跟那位写信的父亲认识很久。他曾经向我感慨,儿子在叛逆期时,对他出言不逊,甚至让他难受得怀疑人生。父子两人无法沟通,他只好以写信的方式给儿子交流,往往是写给儿子很多封信,也难得盼来一封回信,自己写的信儿子读还是没读,他都不得而知。

听他那么一说,我真的不敢想象,等我儿子进入叛逆期,会是什么样子。我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有的孩子在叛逆期和父母对着干,甚至和父亲扭打一团,母亲则无奈地伤心哭泣。那样的情况毕竟是非常少见的个例,但有时候,我抱着日益长高、越来越壮的儿子,也会想将来我们父子俩真动起干戈来,我是否真的能打得过这小子。

但我想这样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因为将来我们真的会有什么分歧,我也可以不用面对面与他争吵,而是心平气和地给他写一封信,告诉他我的想法。我想他当时不理解,将来,他也会透过那一段段的用心书写的文字读懂一位父亲的爱。

我本平凡,当我还在实践着如何做好一个儿子,当父母年迈怎样尽一份孝心的时候,我也不得不学习着如何当好一个父亲。

在这个冬日的夜晚,我从七点坐到九点,再从九点熬到晚上十一点钟,都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告诉儿子很多人生道理,但我又太浅薄。在这个冬夜,我想给他讲“程门立雪”,告诫他要尊师重道;我想告诉他“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境很美,勉励他读背唐诗宋词,但我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我不知道儿子写的冬是什么样子,但我写的文章可能已经偏离主题了。

鄂ICP备2021000430号-1 Copyright @ 2018-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武汉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