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汤汤,师道长存。在吴王古都的晨光里,在青铜镜纹的斑驳中,鄂州师者执卷而立,载一城文脉渡向未来,他们用樊口的渔火点亮求知眼眸,借江滩的芦荻书写育人诗行。
今日起,让我们走进鄂州好老师的故事:一脉文心,百代师承,鄂州教育的星辰,正照亮长江之畔的万里晴空。
奔跑在教育路上的追梦人——鄂州市吴都中学杨莉莎事迹
梦想,是心灵的火种,点燃我们对未知的渴望,激发我们对美好的向往。追梦,是一场心灵的远征,是超越自我的挑战,更是生命价值的追寻。提起杨莉莎,同事们对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整日忙不停的身影,大家都说她是“奔跑在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杨莉莎,鄂州市吴都中学语文教师,第二届鄂州市学科带头人、第二届鄂城名师、第五届鄂州名师。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鄂州名师,一路走来,她追梦不止,逐梦前行,默默耕耘在我市教育这片沃土上,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科教学教研的领航人、深耕教育事业的追梦人。
爱心筑梦——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每一个泛白的黎明,每一个微霞的清晨,不论春秋冬夏,不论酷暑严寒,只要闹钟一响,杨莉莎就准时起床。她知道,只有她早早来到教室,才能陪伴那些早到的孩子;只有自己亲手打开教室里的灯,才更能温暖晨起勤学孩子的心。多少个薄暮来临的傍晚,当孩子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她还守在教室里。她不仅要检查完教室里的所有的门窗风扇、水电开关等,还要目送每个孩子安全离开,她是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平凡的一天只是剪影,映射的却是连续三年承担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以及长期负责的两个语文教学班工作,加之兼任的班主任繁忙工作。
每一个泛白的黎明,无论春秋寒暑,闹钟响起时杨莉莎总会准时起身。晨光熹微中推开教室门的瞬间,她总能看见几个捧着书本的稚嫩身影。亲手点亮教室的灯光,就像点亮了孩子们眼中渴求知识的光。暮色四合时,她会仔细检查每一扇窗、每一盏灯,目送最后一位学生融入晚霞,才轻轻锁上教室的门。这样的场景已持续一千多个日夜——从承担毕业班教学到兼任两个语文班授课,从晨曦初露到星斗满天,三尺讲台承载着她对教育最深沉的热爱。
爱心和细心是杨莉莎贴近学生的法宝,让她走进了每个同学的心里。杨莉莎多年前有个习惯:每天从早读开始时,认真地端详每一个学生,通过他们的表情解读他们的精神状态。若是读出异常状态,她就单独和学生谈心聊天,找出原因,然后科学应对,智慧施策。针对初中阶段青少年容易产生叛逆情绪的特点,杨莉莎始终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心声,常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体察他们的想法。
2016级小祝同学在七年级时突遇父亲车祸去世,他母亲独自抚养他和哥哥,生活比较艰难。体谅母亲的小祝同学思想出现动摇,一度想放弃学业出去打工。杨莉莎知道后,多次找他谈话,稳住他的情绪,鼓励他通过学习用知识改变家庭命运。为了维护他的自尊心,杨莉莎还把新买的衣服说成是家人穿小的,资助给他。一段时间后,小祝同学性格逐渐变得开朗,最终考入高中。如今毕业后他经常主动和杨老师聊天,逢年过节给杨老师问好,甚至学会做菜了也会第一时间和杨老师分享。在他心里,杨老师就和自己的母亲一样暖心,给人温暖,予人力量。
爱心和耐心是杨莉莎作为班主任的标签,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她常说,每一个孩子背后都背负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对每一个孩子都不放弃不抛弃。2021级小王同学因父母离异,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长辈的溺爱让他养成了贪玩的毛病,晚上玩游戏,白天打瞌睡。为此杨莉莎多次去家访,还自购了一套读本送给他,让他慢慢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培养起学习兴趣。课堂上发现他点滴的进步,不断表扬并激励他,让他不掉队。2016级小郑同学在地生中考前夕因车祸导致腿部骨折,心情烦躁、情绪低落,杨莉莎第一时间来到病房安慰、鼓励他,小郑同学在浓浓的关爱中迅速康复,顺利参加了中考。小周同学出现心事重重、课堂开小差的情况,杨莉莎多次登门找他谈心,和他妈妈交流,终于帮助他解开心结,重拾自信。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杨莉莎所带2021级七(6)中队被授予2022年度湖北省“红领巾奖章”集体四星章称号。当有人问她班级管理心得时,她感慨道,班集体就像一棵大树,每个学生就像大树上的一片片树叶,各具形态,各不相同,需要我们用爱心、细心、耐心去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匠心筑梦——做学科教学教研的领航人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杨莉莎的语文课总是充满激情,生动幽默与妙语连珠是从不缺席的氛围担当,让她的学生念念不忘。2016届学生胡依薇在大学毕业时,还能准确回忆起十年前她与杨老师的初次见面,那是杨老师为她们上的第一堂难忘的语文课。2019届学生冯舒高中毕业时专门提到,杨老师讲过的文章与诗词,是别样的生动和深刻。2021届学生洪御雯中考语文成绩优异,曾在《帅作文》发表“魅力学霸”专版文章,分享语文学习经验,她一直很感激杨老师对她语文学习的指导引领。2021届学生陈维轩在杨老师接班前,语文成绩一直在及格线附近徘徊。杨莉莎接班后,极大激发了他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当年中考成绩揭晓时,学生连夜向杨莉莎报喜:“杨老师,我的语文成绩终于破百啦!”
杨莉莎的语文课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课堂生成。她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教学中准确捕捉到学生的灵感非常重要。她的语文课堂探讨氛围浓厚,文本研习细致入微,活动体验形式多样。名著阅读、朗诵展示、新闻采访、演讲比赛、主题辩论、舞台剧表演等,甚至会由学生充当小老师教授自读课文,锻炼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每节课前三分钟时事演讲环节,既培养思维方式,又锻炼口语表达。时政要闻常常会出现在课堂上,让语文课与时俱进,充满温度与思辨的力量。
作为语文教师,杨莉莎学识扎实,潜心教研,不怕坐冷板凳,不怕碰钉子,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一直都是她写作的素材和研究的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论文公开发表、优质课获奖、所带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就是对她不断钻研的回报。她撰写的《“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思路》荣获湖北省教育学会第34次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另有多篇论文发表到国家级核心期刊。她执教的优质课在湖北省第七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被授予“湖北青年教学能手”称号;执教的竞赛课在鄂州市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中学语文组一等奖;执教的视频课荣获“湖北好课堂”二等奖,并指导年轻教师荣获三等奖。她所带两个班级的语文学科成绩在2024年市、区教学质量监测中一直名列前茅。
赤心助梦——做深耕教育事业的追梦人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杨莉莎追梦路上的力量源泉,也是她不懈努力的精神支撑。杨莉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教书育人,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深耕教育,多次被评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疫情防控期间,她多次主动下沉社区值守,为防控疫情不顾个人安危。在她居住的小区,不必担心没人当“大白”,因为杨莉莎总是主动请缨,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天蒙蒙亮,她就到集合地穿上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工作一干就是一上午,没有时间喝水,更没有时间上厕所。除此之外,她甘当小区义务宣传员,积极倡文明树新风,坚持邻里互帮互助,家庭被评为鄂州市“平安家庭”“最美家庭提名奖”。
作为市妇联“彩虹行动”爱心妈妈,杨莉莎主动与段店镇上湖村留守儿童思思结对,多次探望孩子。在思思过生日时,她买了衣服、蛋糕和思思最爱吃的零食给孩子,指导她给远在外地的爸爸妈妈写信。她就像一道光,照亮了留守儿童孤独的心灵。作为志愿服务者,杨莉莎多次去所在的寿昌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走访关爱困境儿童家庭献爱心,自己购买书籍送给寿昌花园和凯蓝丽苑的留守儿童,和他们谈天,辅导他们作业,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勇敢面对各种困难。
作为学校宣传报道小组的重要成员,杨莉莎充分发挥自身写作特长,冲在学校重大活动第一现场,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用文字传播感人点滴,认真撰写每一份文案,精心推送每一条视频。作为学校妇委会委员,杨莉莎多次策划并组织学校女教职工活动,每年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和三八节读书活动,她都自告奋勇担任主持人。她组织参加女教职工气排球比赛、健身舞比赛并荣获市级一等奖;参加经典诵读比赛,荣获“最美朗读者”称号。
追逐教育梦想的征途,既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杨莉莎以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默默地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了非凡的业绩,在普通工作中彰显了师者的崇高。在杨莉莎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的优雅、温暖和智慧,她奔跑在教育路上的追梦身影,是我市教育强市建设征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鄂ICP备2021000430号-1 Copyright @ 2018-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武汉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