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建构的功能就是:
1.透过此过程来引导孩子看见事件中的正向意义。
2.带领孩子重新诠释事件中所带来的不好经验。
与其说重新建构是一个技巧,不如说它是一种态度。
因此,在使用重新建构时要注意:
态度温和而不强势。要一个人放弃自己原本看事情的角度,本来就有难度,所以态度温和而接纳,比较容易帮孩子接受不同的眼光与想法。重新建构并非只是一味地安慰别人“往好处想”,而是需要你带领他慢慢从中领会、了解事件有另一层面的所在。
当你想要引导孩子以其他角度思考时:
√ 问孩子:“妈妈/爸爸有一个想法,你想听听吗?”
X 告诉孩子:“你就是应该这样做。”
对孩子不够了解时,比较容易失败。重新建构既然会牵涉观点以及看待事情角度的改变,就表示你需要多了解孩子一点儿才能使用这种技巧。父母必须先知道,孩子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在做到尊重、倾听而不评论他的看法后,再加入新的观点。进入他的思维脉络之后,才容易引导他重新建构!否则就会形成强迫,就算父母的观点再好,孩子也无法接受。
对同样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带领孩子重新建构认识。比如孩子抱怨自己总是不会控制时间,常常浪费时间。我们可以通过“你是想自由使用时间”或是“你是想自由调配自己的时间”来进行重新建构。
父母在带领孩子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必须先拓展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这样才能带领孩子看见事情的不同面向。而这个过程往往也于无意间拓展了父母许多想法与思考的角度,这样做不但帮助了孩子,也丰富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