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年级4版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52)总第691期
鄂州市第二中学
高三(2)班 黄帆
原文欣赏
《游会稽山》
湖北省鄂州市第二中学高三(2)班 黄帆
时值暮冬,山岭早已沐雪白首。而山野朦胧如纱笼其上,深深浅浅,浓墨轻抹,宛若水墨之画。
我赴会稽山,行那山阴道。
月光流逝,淌在积雪上,在沙沙声中流转。远方的风,不辞辛苦,穿林越山,呼啸而过。忽而传来一两声鸟鸣,如石子落入水面,打破雪夜的寂寥,荡起漫山的涟漪。
我沿道而行,路旁的松树安然长立于两侧,守护会稽山的日夜。我忽地停住了脚步,抬眼望去,只见在我前方的不远处,有一棵枯树。
它静立于此,死寂般耷拉着破败的枝干,枯老的树皮一层又一层被野风剥落。然待我踏雪走近之时,方才注意到枯树旁的老人。他抬手轻抚着枯树,摩挲着那崎岖不平的纹路。抬眸间,却见他转向远方,轻声细吟:“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隆冬甚寒,我心下诧异,大多数人不都选在夏秋之时登会稽山赏景吗?更何况是一位老者。
我心生疑惑,不禁上前询问:“敢问您从何处至此?沿山阴道走来,并未见您身影,亦未曾察您足迹。
那位老者伸手指了个方向,“我从那儿上来的。”那是一条未曾听闻的山路。
“那是一条难走的路。”我心下暗道。
可是,“山阴道不是我走来的这条路吗?”
却见他捻须缓道:“山阴道有很多条。只不过你所走这条,千人行,万人过,是世人公认的山阴道。”
“那您为什么偏要走那条不好走的路?”
我顺着他指尖看向那条路,只见指尖所及之处,灌草从生,荆棘遍地,隐约有许多参差的石块。这是一条难走的路。
我忽而想起,那些独行于黑夜,晦暗无光的日子,升年级后繁重的学业,家人殷切的期盼,以及带病未愈的身体。
而那老者却灵活地穿梭在那条山路间,穿灌丛,踏荆条,踩石子,坚定地绵延至枯树底下。
我听他在说:“因为那是我想走的路。”
刹那间,烦忧在老者温和的眼里消散。这是他的山阴道,是他自己想走的路。
是啊,我也在走自己的山阴道,那条我想走、有别于他人的路,尽管杂草丛生,荆棘遍地,那又何妨?
今日游会稽山,幸遇老者,感触良多。
且走那条路,一条自己想走的路,不惧来时,不畏风雨,且行且乐。
点评:本文文笔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冬日会稽山的景象及偶遇老者的对话,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山岭雪景、月光、风声、鸟鸣等自然元素描绘得生动逼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同时,通过老者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人生道路的多样性和个人选择的重要性,引人深思。
指导教师:黎大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