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6版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52)总第690期
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陈海霞
原文欣赏:
《音乐让语文教学活了起来》
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陈海霞
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感情。因此,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艺术感受中掌握语文知识。
提高兴趣 加强记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新鲜事物对学生具有很大诱惑力,特别是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更渴望新鲜元素的加入。音乐与语文的结合,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歌曲来教授古诗词、古文等内容,让学生在听歌、唱歌中学习;也可以将语文知识转化为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学习和记忆。
激发想象 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而音乐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我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歌唱柳树的音乐。在听歌的过程中,我还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贺知章笔下柳树的样子,进而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渲染氛围 帮助理解
优美的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来渲染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课文。
学习《梅花魂》时,我让学生齐诵《我的中国心》的歌词:“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己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身为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中国心呢?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就像《我的中国心》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聆听了《我的中国心》后,学生轻松理解了《梅花魂》的中心思想。